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39 : Museumizing Imagination
A Visionary – An Essay on the Woman in Nguyễn Trinh Thi’s Moving Images
睜開智慧之眼—阮純詩動態影像中的女性
November 14th, 2018類型: Image
作者: Bùi Kim Đĩnh, Felipe (翻譯)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
越南藝術家阮純詩(Nguyễn Trinh Thi)藉由佛教濾鏡觀看動態影像中的女性。本文闡述藝術家如何透過兩部藝術電影《11個男人》(Eleven Men)和《前線戰歌》(Song to the Front)重新定義父權社會中的女性角色。透過重複使用越南電影的片段,結合來自不同文化的文本或音樂,為女性創造轉世至不同藝術人生的可能性。由此,越南婦女的形象被轉化成女性的代表,其社會地位也被重新修正。此外,透過紀實錄像裝置,越南電影史上的女性也被批判性地呈現。在此種社交與媒體的框架中,藝術家眼中的女性決定從二元對立的舞台隱退,透過富有智慧的眼睛看待庸俗的世界,即成為女性解放自我的方式。
Nguyễn Trinh Thi, Eleven Men (2016), 28mm. The woman on her farewell to her first man in Eleven Men. Footage from the movie Đến hẹn lại lên directed by Trần Vũ in 1974. Actress: Như Quỳnh.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前世我見到她與悲傷的乾草莖

我見到她坐在那兒哭泣,傾盆大雨正落在午後樹林裡

樹木轉為枯黃,但她仍然沒回家

樹林裡吹著冬天的風,她一個人站得孤寂

前世我見到她和一枚孤單的太陽

我見到她坐在那兒唱歌,雲層漸漸覆蓋了森林

在秋季變色的樹林裡,雲朵悲傷地飄浮著

在天寒地凍的冬日樹林中,雨繞樹而行

在每個日子裡,我仍希望、我仍持續等待著她

我希望她能回到這裡,於是生命值得慶賀

春天來臨了,親愛的,請回來吧!古老的樹林已閉鎖,親愛的,請出來吧!

古老的樹林已閉鎖、古老的樹林已閉鎖,親愛的,請出來吧!

〈古林已閉〉(The Old Wood Has Closed)(註1)

〈古林已閉〉是鄭公山(Trịnh Công Sơn)1972年譜寫的詩暨歌曲 (註2),描繪一位遭遺棄女人的形象,她被困在一片沉悶的森林裡,這片森林是「中陰身」(bardo)的隱喻,中陰身是一個描述死亡和重生之間狀態的佛教概念,而女人的情人則正在等待,她在不同轉世中出現在他的人生裡。在這首詩中,情人有意識且有能力打開「第三隻眼」—智慧之眼,因此能看到他所愛的人處於這種過渡狀態,但女人無法提升超然洞察力來解放自己,過渡狀態對她而言可能變得危機四伏。由於情人站在有識見的立場,他只能在絕望中呼喚著她。

從佛教教義退一步來看,沉悶的森林象徵父權社會,女性被複雜的方式困住,從未找到脫離方法。看著現代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我跟詩人一樣,也想鼓動女性「走出去」,讓自己從邊緣狀態解放出來,但是要怎麼做呢?將近半世紀後,藝術家阮純詩終於為女性創造轉世到不同人生的機會。透過重複使用越南電影中,經典越南美女演員阮如瓊(Như Quỳnh)的影像,這些過去由國營越南電影製片廠製作的片段,在阮純詩的作品《11個男人》和《前線戰歌》中 (註3),成功將女性形象從未覺醒轉化成有遠見的角色。在上述作品中,女性不僅有能力看穿自己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甚且能揭示另一層真實的自己,引起我們反思自己的狀態。

 

11個男人—再現到展現的女性啟蒙

Nguyễn Trinh Thi, Eleven Men (2016), 28mm. The woman with her 8th man in Eleven Men. Footage from Vertical Rays of the Sun directed by Trần Anh Hùng in 2000. Actress / actor: Như Quỳnh & Chu Hùng.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在28分鐘長、混用黑白及彩色影像的影片《11個男人》中,女主角以雙重身份呈現:其中一個身份透過他人的目光來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另一個身份則是實際過著自己的生活。「我有11個男人。」敘事從女人的弦外之音開始,將她的生活故事分為兩半:黑白的前半部份表明年輕時的性格;後半的彩色影像則描繪年齡漸長後的形象。最重要的是,後半的女人看起來完全像第二個人,她可以擺脫前面的脈絡,從一定的時間距離之外凝視自己,講出自己的故事。

在早期的黑白時代,女人先後與七名男子接續生活。在這些情景中,她看起來像一名年輕女子,充滿各種情緒,無論是快樂或悲傷、肯定或困惑,整體而言,她在每段關係中都顯得無辜而被動(圖1),她的親密關係隱藏在大眾的視線外。但從第八個男人開始,她的形象變成了彩色,彷彿成了另一個她,行為徹底的膽大妄為,變得更加主動、感傷,完全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甚且將親密關係暴露出來,就像這才是她原本的性格(圖2)。

變化不僅發生在女性形象及角色上,越南1986年的經濟改革(革新Đổi Mới政策)(註4),也成為越南電影史上的分野。從1966至2000年,綜觀超過30年間製作的一系列越南經典電影的場景構成,會發現革新開放成為顯著的里程碑,標誌著越南媒體記錄女性的轉變。在此之前,女性的形象無辜、忠實又被動,滿足國家社會主義宣傳和戰爭機制的需求。其後,則在異國情調的環境中,成為經驗豐富而傷感憂鬱的女性,為商業化的世界服務。這種政治再現(politics of presentation),在《11個男人》中格外顯露諷刺意味,影像還結合卡夫卡1919年的短篇小說〈11個兒子〉的改編文本,在全新的呈現中,女性不再是被呈現(presented),而是自己展現(present)自己的模樣。

 

前線戰歌—戰爭中的女性凝視

Nguyễn Trinh Thi, Song to the Front (2011). 5:14mm. The woman in a role of a nurse in Song to the Front. Footage from the movie with the same title directed by Trần Đắc in 1973. Actress: Như Quỳnh.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不僅站在自我呈現的積極位置,同樣的,阮純詩的女性形象,也有能力轉世到另一種人世生活中。在五分鐘影片《前線戰歌》中,扮演護士的女性,隨著時間變化,不斷觀察男性的改變,彷彿一位沉默的見證者(圖3)。《前線戰歌》中的動態影像是將1973年製作的宣傳片重新剪輯,原始影片讚揚戰場上士兵的榮耀,但在重新剪輯的影片中,阮純詩將敘事焦點從男性轉移到女性,結合斯特拉汶斯基(Stravinsky)《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的音樂。歌劇《春之祭》描寫一場神聖儀式,儀式裡自我犧牲的年輕女孩跳舞至死,以頌讚春神,戲劇性的背景音樂將影像深化為質問意識形態、信仰和性別,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與意義;在阮純詩的影像中,原始電影裡的愛國主義變成危險的存在,足以將人類拉入暴力漩渦。士兵不再是英雄,而是時代的犧牲品,及女性凝視的客體(圖4);在這種敘事下,是非對錯,突然間變得極其矛盾和爭議。無需任何對話,僅透過超越環境、畫框外,第三隻眼的安靜凝視,即展現出來。在這兩部影片中,透過啟發內在觀點,我們可以看到擁有智慧的無盡的愛,一個接一個,在成熟的過程中,慢慢把女性的性格建立起來。

 

硬幣的兩面—無法擺脫社會脈絡的女性

從這種智慧出發,女性對於父權世界如何被惡毒與庸俗包圍充滿精準洞見,就如同2016年6月在柏林的《英雄母親》國際當代藝術展所揭示的。(註5) 該展共展出來自20個(前)共產主義國家、31位女性藝術家的44件作品,其中也包括阮純詩的作品,揭示後共產主義中「英勇女性」觀念的重新定義。(註6) 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大多將女性表達成英雄主義與戰爭機制的受害者、反對者或運動份子,但阮純詩圖像中的女性卻得以從該種舞台中隱退,讓觀眾更深入地反思我們的人性。

Nguyễn Trinh Thi, Song to the Front (2011). 5:14mm. The man in a role of a soldier in Song to the Front. Footage from the movie with the same title directed by Trần Đắc in 1973. Actor: Dũng Nhi.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然而,在另一個平行軌道上,仍有女性依舊困在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英雄母親角色之中。與柏林的案例相比,河內越南婦女博物館常設展中的女性,就像月亮背後的陰暗面,女性形象仍是由社會主義價值觀建構,充滿社會功能:結婚、生育、養育家庭和成為「英雄母親」。為了服務政治工具,她們失去的孩子和丈夫被視為「爭取國家統一」的犧牲和榮譽。(註7) 不會有人從其他面向來審視越南女性,她們也無法脫離背景脈絡,重新檢視和回顧自己的生活。

將柏林和河內兩座城市呈現女性的方式並置觀看,這兩種女性版本宛如硬幣的兩面,要不就是英雄主義的贊成派、要不就是反對派,都無法擺脫各自的社會脈絡,重新定義自己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與鄭公山詩中所描繪的女性情況相同,她們仍然在兩種狀態間擺盪,不管是在社會主義和後社會主義的展覽中,或是生活在其中的創傷、夢想,她們永遠無法轉世。

在阮純詩的影像中,女性有幸打開智慧之眼,擺脫社會脈絡,選擇基於自己的智慧和同理心來自我定位,以此作為一種解放自己和獲得內在幸福的方式。作為時間光譜的見證者,阮純詩理解世界的不完美,時不時給予人類耐心的愛。然而,透過她的啟蒙,我們一方面可以看到她的自我滿足,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絕望世界的黑暗面—這個世界既沒有任何進步,也沒有更好的改變,即使已經有許多女性轉生到來世。透過女性的視野,我們無法得知,究竟該保持自己的觀察位置以獲得靈魂的寧靜?或者該成為幫助粗鄙世界變成美好所在的戰士?

 


後記:感謝賴瑛瑛教授邀稿,也感謝阮純詩、Phan Thuỳ Phương和Nguyễn Quốc Thành協助審閱初稿;感謝安德雅勞森(Andrea Lauser)的鼓勵;更要特別感謝阮純詩慷慨提供她的圖像讓我在此重製。

德國哥廷根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與民族誌學系的原創博士研究,獲弗里德里希‧瑙曼自由基金會(Friedrich Naumann Foundation),從2016到2019年之贊助,才得以發展本研究:《從1990年代開展的越南獨立藝術—公民社會的政治權力?》(Independent Art in Vietnam since the 1990s. Political Power for a Civil Society?)。

Footnote
註1. “The Old Wood Has Closed” in Collection of Yearless Songs by Trịnh Công Sơn. Music Publishing House, Hanoi 1998: 206-207.
註2. John C. Schafer, 2007. “Death, Buddhism, and Existentialism in the Songs of Trịnh Công Sơn.” Journal of Vietnamese Studies 2.1, Winter 2007: 184.
註3. Nguyễn Trinh Thi. 2011. Song to the Front. Single channel video, 5:14, black and white, sound. 2016. Eleven Men. Single-channel installation, sound, 28 minutes. (accessed 2018,8,20)
註4. “Report of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Vietnam at the 6th National Congress on 15.12.1986: Visions and Aims f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five years 1986-1990” i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Vietnam: Collection of The Party’s Documents. National Political Publishing House, Hanoi 2006, Vol. 47: 481-541.
註5. Momentum: The Global Platform for Time-based Art. Hero Mother. (2018, 8, 20 accessed]
註6. Rachel Rits-Volloch, 2016. “Hero Mother: An Introduction” in Hero Mother: Contemporary Art by Post-Communist Women Rethinking Heroism. Momentum Berlin 2016: 24.
註7. Vietnamese Women’s Museum. Heroic Mothers of Vietnam. (2018, 8, 20 accessed)
See Also
睜開智慧之眼—阮純詩動態影像中的女性 ,Bùi Kim Đĩ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