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t launched Internationally: How to NOISE, the DIY Practice of Fujui Wang and Ching-Shen-Ching
一開始就是「國際」的——How to NOISE,王福瑞的DIY實踐與「經.神.經」
June 5th, 2023類型: Sound Scene
作者: 葉杏柔
本篇回溯聲音藝術家王福瑞在高中、大學時期透過哪些國內外平台、哪些台北市區的次文化據點,追求他所著迷的「實驗影像」與「實驗噪音」,形成同好社群。1993年,王福瑞成立「NOISE」樂迷小誌(fanzine)兼聲音廠牌。受惠於全球實驗噪音圈自成一格的反市場消費系統,王福瑞與歐、美、日等國家的聲音藝術家通信、互相寄賣代理作品,進而促成部份聲音藝術家來台灣,於「台北破爛生活節」(1994)與「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1995)演出。九〇年代中旬,王福瑞以「經.神.經」之名創作聲響作品,揭櫫「靜—噪辯證」是他對「聲音」藝術性的核心關懷,也是台灣邁入千禧年後,從類比式的實驗噪音轉向數位調變的聲音藝術之起手式。

.關鍵字:王福瑞、經.神.經、實驗噪音、NOISE小誌、九〇年代
.Key Words: Fujui Wang, Ching-Shen-Ching, Experimental Noise, NOISE fanzine, 1990s


 

How to NOISE:自組「反情報」情報網的樂迷文化

王福瑞1969年出生、成長於台北木柵。由於患有先天散光,自幼容易感到視覺疲勞,聆聽音樂時的安定與投入感吸引著王福瑞,讓「音樂」在他幼年時就是一項很主要的興趣。國中的王福瑞開始跟著讀師大附中的哥哥聽搖滾樂,高中時他也就讀師大附中——小他一、兩年級的學校學弟在他畢業後的1988年成立的「霹靂鳥四號」,就是「濁水溪公社」前身(註1)。到了高中,除了搖滾樂,他更瘋迷另類音樂,酷愛前衛、實驗型影像。到「太陽系」(註2)等MTV看實驗電影、閱讀香港發行的《助聽器》(註3)與水晶唱片發行的《搖滾客》(註4),聽他們引介、代理的獨立音樂,以及往「藍儂唱片行」(註5)跑(當時台北市少數販售另類的現代音樂、英國及歐洲獨立廠牌的唱片行),已是王福瑞青年時期的課餘娛樂。

對青年王福瑞而言,「實驗影像」與「實驗噪音」兩者都吸引著他。很可能是受惠於實驗噪音的DIY精神,也或許包含噪音的語言與文化藩籬較小,以及音樂專輯比起實驗電更容易購藏、流通等因素,高中至大學時期的王福瑞很快地從「樂迷」的身份轉為「同人」,往國際實驗噪音圈裏越鑽越深。他回憶道,著迷於實驗噪音的一個重要轉捩點發生在他18歲時觀看一隻「實驗音樂紀錄片」所致:「剛考完大學聯考時,王福瑞初次看到德國實驗音樂團體『新建築倒塌(Einstuerzende Neubauten)』的紀錄片影碟,很疑惑這些在柏林廢墟敲敲打打的工業噪音算是音樂嗎?裏頭還結合日本白虎社容易讓初次接觸者感到毛骨悚然的舞踏,帶給他全新的視聽體驗。『前衛搖滾其實很重視音樂的技法,但實驗噪音完全打破一般人認知的音樂結構。(註6)』」

王福瑞於九〇年代末於在地實驗架設「NOISE@TAIWAN網站」,將NOISE全文上線。

在王福瑞越來越熱衷於實驗噪音的同時,他的實驗噪音「同好會」漸已形成:從小帶他聽搖滾樂、大學時在唱片行打工的哥哥,以及哥哥的友人,其中包含後來在《NOISE》上寫樂評的盧振文,還有經常往謝典銘的「昌彥唱片行」(前身為「學院」,後為在「2.31」成立佔地極小但影響力超群的「Avant Garden」唱片行)跑的一群樂迷:陳錦一、粘利文、方嘉鴻等。就讀大學時,王福瑞「主動寫信聯繫歐美和日本實驗音樂的創作者,詢問他們的心路歷程、音樂理念和製造各種聲音的材料工具等,大四醞釀將信件訪問所獲得的資訊集結成冊分享給同好,1993年畢業後便以程式設計師的收入,正式創辦完全以噪音為主題報導的《NOISE》。(註7)。作為道地的實驗噪音上癮者,王福瑞24歲那年於自家獨資亦獨自一人創立樂迷小誌暨音樂廠牌《NOISE》,原因無他,即想要主動創造更多聆聽實驗噪音的機會,進而以自己的力量、品味選錄作品並分享他喜歡的作品給更多樂迷——尤其在當時《助聽器》、《搖滾客》已停刊的台灣。

「NOISE@TAIWAN網站」摘錄部份文章全文上線。此為NOISE第一期(1993)刊載介紹香港噪音藝術家Xper.Xr.,由王福瑞撰文。

然而,在沒有網路可供宣傳與社群聯繫(只有少數理工科系學校有校內email),《NOISE》也非公司有聘用團隊,以商業模式協商代理販賣與行銷工作,《NOISE》的創辦與流通機制具體是什麼?是什麼動力讓《NOISE》在「一人出版社」、不定期出刊的條件下維持四年,出刊十期小誌、八張合輯,近三十張專輯?雖然今日「一人出版社」並不罕見,但《NOISE》在九〇年代能夠準確觸及全球實驗噪音、且與這群會付費購買小誌的「重度愛好者」維持認同關係,這樣的樂迷文化恐怕是今日無法複製的。

怎麼說呢?九〇年代實驗噪音圈的樂迷文化關鍵是創作者多為發行者本人,創作者提供的通訊地址是唯一的購買資訊(而不是代理唱片行,更沒有網站),要聯絡甚至認識創作者本人,都不是太困難的事。在不以商業考量為主的時代,要藉由購買創作專輯而認識更多他/她們推薦的其他創作者,也比今天容易許多。正如王福瑞受訪時所說:「噪音創作者同時也是(噪音)廠牌;他發行自己的作品,也會代理發行別人的作品。你跟他買某一個創作者的作品,他會再給你其他創作者的flyer(文宣),因此我很快可以串起一個網絡。這是一個(實驗噪音的「同人」)文化,我那時候其實是被這個文化所影響。(註8)

九〇年代的樂迷小誌服務上沒有「推播」、「客服」,財務上沒有「募資」、「預購」。不定期發刊,也隨時可以收攤,形象混雜著「前衛」、「職人」與「快閃」(pop-up)的性格。這個以同人為主體的網絡通常自主而鬆散;賣「現貨」而不是「形象」,銀貨兩訖關係短暫,但因為都是同道中人,緣份綿長。在上述諸種純粹以「樂迷」為動力的關係中,實驗噪音圈內部連結(bounding)之穩健還有一個很重要因素,是這個補給系統與迭代機制是「國際性」的。當創作與消費機制無關乎公司營利、市場導向等資本因素,參與者動機相對單純之餘,實驗噪音反情報,透過聲響打散並重組聆聽知覺的企圖本身,既是反建制(anti-establishment),也具有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精神,實踐場域也恰恰遍布全球各國。在九〇年代後冷戰的全球,後解嚴、後學運的台灣,「國際化」成為二十世紀殖民現代性後的下一波全球化浪潮;實驗噪音自七〇年代末起累積而成的同人網絡,到了九〇年代因政治經濟自由化,以及網路技術的發展下,以更加劇的速度發展。

 

1995年台北縣文化中心辦理「台北縣美展」,規劃四階段的「新寶島藝術季」,包含於板橋酒廠的「臺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第十期NOISE(1996)報導1995年台北後工業藝術祭(原名「1995(第二屆)台北破爛生活節」)。

「經.神.經」:告別harsh noise,後進但超前的數位噪音

由於連結繫於各國,實驗噪音受「國家—市場」鑑別系統箝制的可能性較低;學院的師承制與學術資源競爭關係,或音樂市場經銷分潤與偶像「人設」機制等,並非實驗噪音的生態。在台灣,除了零與聲1993年在吳中煒、蘇菁菁經營的「甜蜜蜜咖啡館」兩場公開演出(註9),更多的國際實驗噪音演出集中發生在1994年、1995兩年的「台北破爛生活節」(註10)與「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註11)。這兩場另類的實驗噪音盛會,多為龐克、工業噪音,充滿狂躁、暴衝的失控音場,演出者有多位/組為《NOISE》曾經介紹者,如摩涅拉恐懼症(Monellaphobia,日本,小林賢輔領軍)(註12)、怒罵沼澤(Schimfluch-Gruppe,瑞士)(註13)、C.C.C.C.(Cosmic Coincidence Control Center,日本)(註14)與I.666(Illuminated-Sixsixsix,香港)(註15)等。這兩年的噪音演出有一部份形同《NOISE》的「見面會」;實際上,「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活動時已不在台灣的王福瑞,當時被《破週報》喻為活動之所以形成的原因(註16)

戲劇性地,在1994、1995這兩年叛客青年DIY出國際噪音表演之後,此後的噪音演出轉而零星、地下化,諸如怒罵沼澤1996年初再次來台,與江之翠劇場共同演出的「在地與國際交互實驗」(註17)於台北誠品敦南店地下室以及台南的複合式藝廊「新生態藝術環境」演出,以及「零與聲」於1995年成立於台北都會區的「在地實驗」(ET@T)演出。這兩例的觀眾人數約莫15至50人。與實驗噪音類型稍微鄰近,且同樣吸引青年聽眾,但與實驗噪音相反,人氣呈爆炸性擴充的是搖滾、地下樂團,指標性者如1995年開始迄今,每年於墾丁舉辦的春天吶喊(Spring Scream),以及台北師大商圈的地下社會(1996至2013年)。

「經.神.經」(Ching-Shen-Ching)第一首作品'The Ford of Delusion'收錄於1997年NOISE/TAIWAN發行的的專輯〈以噪音溫柔地殺我〉(”KILLING ME SOFTLY WITH NOISE)”。圖為專輯封面。(圖片提供:王福瑞)

簡而言之,九〇年代中彷彿是台灣實驗噪音的高峰與U turn:國際型、大型的實驗噪音停在1995年。其後,王福瑞以「經.神.經」(Ching-Shen-Ching)之名開始進行噪音創作,成為「零與聲」之後的第二位台灣以實驗噪音為主的創作者。九〇年代中旬開始,以日本為首的「新媒體」展覽出現「聲音」類別,以及王福瑞2000年加入在地實驗之後,開始策畫「聲音藝術」展覽等發展,「實驗噪音—創作者」漸漸地被改稱為「聲音藝術—藝術家」。

以史觀式地回望來說,「經.神.經」反映著台灣在吸收國際實驗噪音之後發展出的「在地」風格,值得注意的是,在摸索國際上普遍的類比式創作方法(使用混音器、效果器)之後,大學主修電腦程式的王福瑞,很快地轉向以程式演算、軟體調變聲音的方式(使用Max/MSP軟體)進行聲響創作。與此同時,科技技術的發展開啟「體感」、「感測」等體驗型(experience-oriented)、沉浸式(immersive)的創作面向,「裝置」成為回放聲響的形式之一,聲音開始可以被白盒子美術館展示。面對這些嶄新的創作方法,「經.神.經」的創作幾乎沒有過往二、三十年來harsh noise的風格,反倒清楚揭櫫「靜—噪辯證」是他著迷於「聲音」的核心關懷;此作為台灣聲音藝術創作的重要起手勢,接軌新世紀國際噪音藝術與新媒體藝術匯流之勢,成為國際上聲音藝術的一脈,影響迄今三十餘年。

在地實驗2022年收存「經.神.經」(Ching-Shen-Ching)作品”The Ford of Delusion”並發表於bandcamp上。網站:https://etat.bandcamp.com/track/the-ford-of-delusion。

 


  • 本文為2022年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心藝術基金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贊助。
  • 感謝本文研究對象王福瑞老師接受筆者訪問,提供相關研究資料。
  • 感謝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支持營運「數位荒原 No Man’s Land」刊載本文。

  • 本文圖片僅供研究使用,無營利用途。若有版權疑慮,敬請來信給本文作者:hsingjou.yeh@gmail.com。敬謝!

「九〇年代噪聲作動的頻譜:從周逸昌、黃明川與王福瑞的藝術實踐談起」評論計畫文章共六篇,分別是:

  1. 九〇年代噪聲作動的頻譜:從周逸昌、黃明川與王福瑞的藝術實踐談起
  2. 黃明川「獨立製片」行動初探:一段模糊的曝光
  3. 黃明川「獨立製片」行動初探:「獨立」是在限制中創造美學
  4. 一開始就是「國際」的——Before NOISE,九〇年代實驗噪音「同人」文化
  5. 一開始就是「國際」的——How to NOISE,王福瑞的DIY實踐與「經.神.經」
  6. 以藝廊為槓桿的另一種藝術空間:九〇年代台南「新生態藝術環境」
Footnote
註1. 濁水溪公社前身為蔡海恩(左派)、張明章、應蔚民(小應)三位師大附中學生,為了畢業生表演臨時組成的「霹靂鳥四號」樂團。進入大學,柯仁堅(小柯)加入,樂團名稱正式改為「濁水溪公社」(Loh Tsui Kweh Commune,簡稱「LTK」、「濁團」)。
註2. 「太陽系」MTV(視聽中心)創設於1987年暑假,是台北最早的影碟中心之一,至1992年結束營業。MTV指的是設有小包廂播放空間的錄影帶出租店。「太陽系」總經理吳文中1989年創辦《影響電影雜誌》,是當時介於「《電影欣賞》與《電影世界》象徵文青小眾與觀影大眾的兩個光譜極端」的電影評論雜誌,於1998年停刊。摘自:黃哲斌,〈黃金狗屎與爛番茄:90年代的《影響電影雜誌》〉,《新活水》第19期「在雜誌超啟蒙之後,繼續向前」專題。(2020年10月5日)。網址:https://www.fountain.org.tw/issue/magazine-hyper-enlightment/imagekeeper-monthly。檢索日期:2023年5月30日。另可參考:黃哲斌,〈太陽系與影響雜誌〉,「Roodo樂多日誌」(2013年8月2日)(現已撤站),轉載於:PTT八卦版(2017年1月15日)。網址:https://disp.cc/b/Gossiping/9Q9E。以及:葉郎,〈其他國家絕無僅有的台灣特產:因為錄影帶而誕生的小包廂——MTV〉,《關鍵評論網—every little d.》(2023年3月11日)。網址: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82183。檢索覽日期:2023年5月30日。
註3. 全名為《助聽器—獨立音樂雙週報》(Monitor BiWeekly),由香港的獨立音樂出版社(Independent Music Publishing Company)發行,發行時間應是1987年至1993年(待正式資料核實)。
註4. 全名為《搖滾客》(Rocker),發行時間是1987年6月至1991年8月,中間停刊半年,共發行41期。摘自:阿達,〈《水晶、搖滾客時期(1987-1991)》〉,「跨東亞音樂社群TEAMS Project」Facebook Page(2021年5月4日)。檢索日期:2023年5月30日。註:作者「阿達」應為水晶唱片負責人「任將達」。
註5. 前身為飛林唱片,1989年4月,原來在飛林工讀的陳文政和一群愛好音樂的朋友將店面頂下來,開始經營原版唱片進口及代理的事業,音樂類型偏向前衛另類的現代音樂、英國及歐洲獨立廠牌,例如英國獨立廠牌4AD。藍儂結束於1992年7月,其後成立的「學院唱片」、「昌彥唱片」到1996年後的「2.31」與同時存在的「Avant Garden唱片行」等謝典銘受僱其中,其後自營、選片的唱片行,也是《NOISE》少數幾個重要的寄售點。詳見:羅悅全,〈如果在深夜,一家唱片行——台北另類唱片行的身世〉,《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台北:商周出版,2000年)。轉載於「音謀筆記」網站(2000年5月15日)。網址: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41。檢索日期:2023年5月30日。
註6. 摘自:2022年第29屆東元獎—人文類「聲音保存和聲音藝術」領域—得獎者「王福瑞」簡介,第二十九屆東元獎頒獎典禮大會手冊(2022年10月29日)。網址:http://www.tecofound.org.tw/teco-award/2022/prev-winner.php?p=29。檢索日期:2023年5月31日。
註7. 同註16。
註8. 摘自王福瑞受筆者訪談。訪談時間2023年5月16日,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爐鍋咖啡。
註9. NOISE, vol. 6。網址:http://www1.etat.com/noisetw/noisenz_c.htm。檢索日期:2023年5月31日。
註10. 1994年9月1日至9月5日,吳中煒自主籌辦,於台北永福橋畔河濱公園。
註11. 「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1995年9月8日至9月10日舉辦,地點於於即將拆除的板橋酒廠第三倉庫。由吳中煒與林其蔚策畫,與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和「裸體人蔘工作室」共同掛名主辦,屬台北縣立文化中心主辦「新寶島藝術季」其中一項活動。
註12. NOISE, vol. 5。網址:http://www1.etat.com/noisetw/noisenz_c.htm。
註13. NOISE, vol. 7。網址:http://www1.etat.com/noisetw/noisenz_c.htm。
註14. NOISE, vol. 8。網址:http://www1.etat.com/noisetw/noisenz_c.htm,以及C.C.C.C.1995年9月9日於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演出的錄音。網址:https://youtu.be/EGzT1mvqjN0。
註15. NOISE, vol. 9。網址:http://www1.etat.com/noisetw/noisenz_c.htm。
註16. 「台灣近二、三年來如雨後春筍般成長的地下電台、BBS電腦網路等等媒介,逐漸有了西方後工業文化運動的基礎。更重要的是,這個原本親密的團體再接連幾次搞出活動後,已經有了青年外交的實力,透過郵件、網路勾連國外的另類團體,活絡自己的想法與是也。就如同搞出《NOISE》這本同人誌的王福瑞,已經與日本歐洲數十個國家的青年另類團體頻繁接觸,這才是這個活動之所以成形的原因。」摘自:黃孫權,〈交互視野: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破週報》創刊第2期(1995年9月8日),頁6。
註17. 「在地與國際交互實驗」由破週報、交互實驗工作室主辦,台南新生態藝術環境協辦,時間是1996年2月2日至2月4日。